(這篇遊記在12月中寫到一半擱置了,近來終於「的起心肝」把它完成)
過了廿四節氣中的「大雪」,溫度便巧合地降了下來。大眾對佔中的熱情似乎也如天氣般冷卻了許多。天氣雖冷,見周末晴天少雲,不捨得浪費大好天氣,看看還有甚麼高峰還未征服的,便選定去蓮花山。
蓮花山知名度不高,但其實是香港第五高山,海拔766米,位於大嶼山中部。網上關於此山的資料也不多,但路線清晰,又有健行的朋友陪同,便決定一試。
 |
路線圖(由北往南) |
 |
高度圖 |
我們由白芒村起步,終點於梅窩,由北往南走。前往白芒可以坐大嶼山巴士36號,從東涌出發,可是早上只有兩班車:7:30 或 10:00。7:30實在太早,便計劃坐十點的車。
 |
巴士36號早上只有兩班 |
星期六一大早掙扎起床,很艱苦的才脫離了溫暖的被窩。約9點到達東涌食早餐,打點物資後便坐巴士去白芒。巴士上除了我們兩個山友外,就只有3個老人家。他們應該是村民吧,和司機一直有談有笑,見其他巴士站長長的人龍都是山友,便調侃說:「乜咁凍仲去爬山架!」
才十多分鐘就到白芒村。村口掛了很多橫額,抗議政府強征土地云云。這裡也是東梅古道的中途站。
 |
白芒村村口 |
 |
白芒村背山面海,風水一流 |
沿村路走,不久見一個紅磚砌成的煙囪,原來是鄉村用的垃圾焚化爐,現在已經停用了。焚化爐後有一隱密小路上山,這就是往蓮花山的起點。
 |
焚化爐後就是上山起點 |
一眨眼工夫,便穿過了樹林,豁然開朗!回望整過村莊被群山包圍。山路十分工整,清晰易走,不亞於其他郊遊徑。
 |
村莊被山包圍 |
 |
山徑十分清晰易走 |
平緩的梯級綿綿延伸,路旁是及腰的無名草。上約一、二百米,鳥瞰北大嶼山公路,汽車呼嘯而過。然後盡覽一片藍藍大海,似是無邊無際,海的盡頭與藍天融合在一起。遠處的樓群如海市蜃樓在霧中若隱若現。
 |
人工島,海天一色 |
有很多的工程機在海上工作,大煞風景。一個個方柱向平坦的人工島延伸去,應該是港珠澳大橋的頭一段。鋼鐵撞擊的聲音在空氣中朦朧地飄散著。眼見此景,香港忽然變得很陌生。想像幾年後的今天,大嶼山可能如尖沙咀般熱鬧,忽然感到唏噓。
 |
在建中的港珠澳大橋 |
金色的芒草在草叢裡偶然出現。拾級而上,經過一群亂石,小休一會後又出發。一路上未遇見山友。經過一片芒草時,遇見一奇峰突起,名「婆髻山」,幸好不需登頂,只是沿山腰經過。
 |
路旁有動人的芒草 |
 |
沿山腰走 |
 |
東涌的屏風樓 |
 |
芒草again~ |
 |
婆髻山 |
一直上山,沿途醉人芒草陪伴,不知不覺已經接近山頂。然而清晰的山路並不經過頂峰,需走模糊的山徑上山頂。
 |
對面大東山+二東山,氣勢軒轅 |
 |
芒草如汪洋 |
 |
這不是素描畫哦 |
終於到達蓮花山頂,三角測量站竟然是建在大石之上!我以敏捷的手腳,一下子工夫便登上山的最高點,享受無限風光。
 |
由近至遠,依次為二東山、大東山、鳳凰山 |
 |
梅窩、銀礦灣 |
山頂上遇見了幾位山友。我們和一位前輩閒聊,言談間他介紹了不少行山必備的apps和專業工具,令我們兩個入門山友大開眼界。
一到蓮花山頂劇烈的寒風就持續地吹,幸好帶了一件風褸。我們也不久留,沿南面山徑下山。山徑頗多碎石,需小心行走。
 |
回望蓮花山,一點也不像蓮花呀... |
返回鳳凰徑,到達二東山的山腰,心想未曾踏足二東山頂,心癢癢的,便循隱密的山徑快步上山。到二東山頂(海拔747米),有一個用作風力發電的風車不停地轉,後面有一「爛頭營」,配上藍天白雲,如置身歐洲某國的隱世別墅。
 |
沿山徑上二東山頂 |
 |
如童話般的石屋 |
 |
「爛頭營」這名稱可不是我亂起的~ |
又返到鳳凰徑,遙望大東山熱鬧非常。我們向南山和梅窩方向走,經南山古道和樹木研習徑,最後往鹿地塘方向行,返到梅窩食下午茶,結束今次旅程。
 |
爛頭營滿佈大東山 |
 |
接近鹿地塘時,見兩個人仔貼在洋房窗上 |
 |
鹿地塘村 |
 |
銀礦灣,青山綠水 |
路線資料
路線:白芒村
à蓮花山
à二東山
à鳳凰徑二段(逆行)
à南山
à南山古道
à鹿地塘村
à梅窩
時間:約5小時
距離:約12公里
難度:★★★☆☆
行山日:2014年12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