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

迷失「塔門」

之前和朋友聊天,談到籍貫,才知道身邊一位朋友是來自香港的塔門島!可是他祖先很早已經搬到市區,而他自出生以來未曾踏足塔門。我們決定要為友人尋找家鄉的故事。

塔門又名「Grass Island」,故名思義有很多草原。島位於西貢北面,面積不大,山不高,最高點也只是125米。從前是一個漁村,時移世易,現在島上只住有寥寥幾戶人家。假日時酷愛郊野的遊人駱驛不絕,到這隱世小島避世。

路線圖(沿路由山頂折返)
高度圖
然而,往塔門交通頗為不便,只能從馬料水碼頭或黃石碼頭坐街渡前往,班次疏落。因黃石車程實在太遠,我們改由馬料水出發。上網一查,周末馬料水只有三班船往塔門:早上8:30,中午12:30或下午3:00。早起的鳥兒有蟲食,我們天未光就起床,坐車往大學站了。

晨光從雲裡透出
一到大學站,站外已經人頭湧湧。幾個旅行團蓄勢待發,又有一家大小。我們依指示向馬料水碼頭走,走約十多分鐘到達。買船票,盛惠28元一位。剛好有班船直航往塔門,便馬上上船,幾乎滿座!似乎周末遊客太多,同一時間會有數班船前往塔門。

幾隻往塔門的船泊在馬料水碼頭
由於太早起床,我們不勝睡意,在船上閉目養神。約40分鐘,船靠近一個扁長的小島,就是塔門了!一上岸,海風送爽,見幾葉輕舟靠在岸邊,碼頭旁有一列醒目小屋。海水清澈見底,水面閃閃金光,而浩瀚大海的對岸是西貢群岳。

船內望見塔門島
到塔門碼頭!
一排村屋在碼頭旁
塔門碼頭不大,海傍街有幾檔賣海味蝦醬的,沿村屋走有三幾間餐廳,才幾步路就走完市集,到天后古廟了。我們回到碼頭,向南邊逆時針走,開始環島遊。

賣海味的檔攤
天后古廟
向榕樹村出發!
島上的行人路修得很好。很快便經過榕樹村,到漁民新村。時間尚早,有幾戶人家正在整理攤檔。

果真有一大棵榕樹
路上見到不少露兜樹,又稱「假菠蘿」
沿路前進,不久見漫山藍藍綠綠的帳篷,幾個露營人士剛起身在梳洗。遙望見呂字「疊石」,聳立在岸邊的盡頭。我們到崖上觀石,石頭如兩顆方糖疊在一起。

草原上不少帳篷,呂字「疊石」在遠方
呂字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
繼續向蜿蜒的路走,有一指示牌往小石灘 Pebbles Beach,或名「弓背灣」。還是英文形容得貼切,遠望似是新月般的沙灘,原來是「石春」灘,一大片都是圓滾滾的石春!可惜灘上有不少垃圾,大煞風景。

前往Pebbles Beach,即弓背灣
弓背灣,形狀如其名
灘上盡是石春
我們在灘的另一頭登上斜坡,有更多的帳篷和遊人,還以為到了金鐘的夏慤道!對面蚺蛇尖的輪廓刻劃在天空和海的交接點。

島上非常熱鬧
蚺蛇尖在對岸
接著我們向北走。經過「龍景亭」後,便開始是密林。雖然島不大,但在林中很難辨認方向,經驗不多的朋友最好不要亂闖。

一隻牛牛在亭中休息
我們在密林中探險,在一分叉路向右走,到一平原便沿路折返,後來才知道是奇石「龍頸筋」所在地,錯過了一景點。

需在密林中穿梭,遠見茅坪山
接著向島的最高點進發。一路上密林蔽日,道路模糊不清,只能靠樹上的絲帶引路。間中道路開朗,見到小島「弓州」彷彿海龜般在海中心游泳。

林中靠絲帶引路
見塔門東面的弓州
不斷闖林而上,終於到一大草坪,四周無人,應該就是茅坪山頂了。本來打算由西面下山,怎料又是一大片的草原,尋了許久都没有下山的路,四周灌木密麻麻的包圍著,迷失了方向,突然慌張起來。後來幸好找到原本上山的路,沿路下山,有驚無險。

到達山上
只見四面被林木包圍,苦尋無去路
回到村裏,我們各買了一條菠蘿冰,十分爽甜!又在「新惠和 」品嘗廉美的海膽炒飯和無冰的凍奶茶。排隊等回程船時,一群群的遊客蜂擁而至,似乎快踏平這小島了。希望隱世的塔門,不要因公式化的旅行團變得庸俗了。

冰爽的菠蘿冰,只需五大洋!
去新惠和食午飯
海膽炒飯,無冰凍奶茶,加墨魚丸
約下午2點,碼頭人山人海
船上回望美麗的塔門
沿途見八仙嶺
馬鞍山

路線資料
路線:塔門碼頭à疊石à弓背灣à茅坪山à上圍à塔門碼頭
時間:約2.5小時
距離:約7公里
難度:★★☆☆☆
行山日:2014年11月

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

夕陽無限好,只在「大東山」

去年冬天在網上見到一輯輯大東山如夢似幻般的照片,一直等待到她最美的季節時才去探望。從北風嘯嘯,楊柳飄飄,蟬鳴唧唧,直至楓葉漸紅,終於入盛秋,也是最適合登大東山的日子。

大東山有個浪漫的英文名字,叫Sunset Peak,意思為「日落山」。全香港只有三座山高於海拔800米,而大東山就是繼大帽山、鳳凰山之後的高峰,海拔869米。山雖高,但不少攝影愛好者上山拍下她迷人的風景,使更多人慕名而來,令此山人氣甚旺。

路線圖(從伯公坳出發)
高度圖
約了摯友們星期六登山,前一晚準備時見天氣報告預告會多雲。本來不大期望,但不知是否受北京APEC的影響,一早起身見萬里無雲,天空是罕見的寶石藍,晶瑩剔透,心情大好!

萬里無雲!
既然大東山叫日落山,當然要接近日落時走。我們相約中午在東涌站,食過午飯後坐大嶼山巴士3M號往梅窩方向,到伯公坳落車,然後逆走鳳凰徑2段上大東山。

巴士緩緩上山,下車時已經到高約300米的伯公坳。起點上十數級樓梯見一涼亭,熱身完畢後便開始上石級。

一開始走錯方向,對面才是起點
於涼亭整裝待發
路旁是不少的灌木,爬得愈高樹也愈矮,漸漸境色開闊,回望見上次登過的鳳凰山,巍峨聳立,與後面的彌勒山相映成趣。南面是海邊的小村莊,遠望見大海中心飄浮著幾個小島,有幾隻快艇拖著長長的浪花劃過海面。

一開始路段多矮樹
左鳳凰,右彌勒
快艇穿梭於海平面
不久到一小平原,平常行山多數遇見長輩們,然而今次見到的是一群群的年青男女,有拿著自拍神棍的,有搬著攝影器材的,也有在石上擺pose的,彷彿置身青春劇中。芒草也由開初間中的一兩條,逐漸見幾片棕黃色的芒草穿梭在叢林中,順著風勢起舞。

漸見芒草
沿清晰的石級繼續上山,無名石和綠叢點綴山頭,後面是純藍色的天空。芒草愈來愈密,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被芒草包圍。芒草如一片海洋,花穗如海浪般隨風的方向一圈一圈的擴散,一直到天崖海角。我們陶醉在如此美景中,實在難以相信這裡是我們熟悉的香港。

散石和綠草點綴山頭
友人為芒草們拍近照
藍色的天,金色的芒草
拍下不知多少張相片,上了不知多少級樓梯,到一瘦長泥路,驟見路旁有一隱密小路,想起鳳凰徑是不經大東山頂的。查一查地圖果真是上山頂的方向,便眾志成城朝山上大石闖草而上!
向大石目標進發
循路而上,坡度漸斜,友人手足並用,很快便到石群中,然後見左面有三角測量站,就是大東山的最高點!我們興奮地奔向那處,跳上測量站,傲視天下。

前進吧,Yama Boys & Girl !
曾有朋友說大東山頂經常雲霧縈繞,伸手不見五指,可能大東山體諒我苦等多時,破例讓我擁抱如此壯麗山河!東涌樓群是多麼的渺小,然後後面是整個赤鱲角機楊,飛機如模型般,慢慢爬上看不見的天空。東南面是一排石屋,如玩大富翁般齊整地分佈在小路旁。

由大東山頂望石屋群
一對情侶望著飛機起飛
友人們享受難得美景
我睡在石頭上,藍藍天空高掛,忽然意識我是真正存在著的。不是嗎?多少人辛勞工作一生,儲錢住半山大屋,去外地旅遊,為的就是我現正享受的大自然!現在我有的是無限的空間,有最美的風光,有好友相伴,夫復何求!

時間在山頂總是不平衡地過得特別快。為免行夜山,又要開始起行了。我們不捨地道別,向石屋的方向下山,重返鳳凰徑,心情久久未能平伏。

無窮無盡的金穗
下山了
石屋又稱「爛頭營」,是大東山的一大特色,傳說由外國的傳教士建造的。它們沒有華麗的名字,沒有圍欄,一間間樸素的石屋標著號碼滿佈山頭。不少人圍著石屋拍照打量,也有人討論如果在這裡買一層樓好嗎...

爛頭營被芒草包圍
日落的大東山
太陽慢慢移落西方,把山和我們的影子拉長。芒草的花穗躲在逆光的山背,反射著金色的陽光,如黑夜中閃閃繁星,一片一片的閃耀著。望見此景,除了讚嘆,還是讚嘆。

如銀河般的芒草
Bye bye,Mr. & Mrs. 芒草!
我們由「黃龍坑郊遊徑」下山。黃龍坑郊遊徑有別名稱「傷膝徑」,因路線長2.3公里,郤由690米急劇下降至約90米,石級距離相當高,而且穿越溪澗,石級上偶有青苔,因此入黑不適宜走此路。

由黃龍坑郊遊徑下山
日落鳳凰
很高的石級,幸好是下山...
我們快步落山,約1小時終於到郊遊徑終點「黄龍坑郊遊場」,走得雙腿微震。小休後沿車路回東涌市,剛好暮色漸現,日落西山,如畫般的景色只剩下於照片和記憶裡。

到達「黄龍坑郊遊場」
經赤立角村回城
路線資料
路線:伯公坳à鳳凰徑2段(逆行)à大東山頂à黃龍坑郊遊徑à東涌站
時間:約4小時
距離:約7公里
難度:★★★☆☆
行山日:2014年11月